泸州: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 打造高质量智慧绿色港口-凯发一触即发

2023-02-20 17:14:58来源: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彭双)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泸州成功入选全国30个、四川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支持泸州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决策部署。

2022年11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长江干线港口布局及港口岸线保护利用规划》,提出长江上游地区港口将成为长江干线港口吞吐量的主要增长点。

港口发展成为建设交通强国、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重要内容。

泸州市航务管理局深入实施交通强国战略,抢抓水运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系统谋划、重点攻坚,助力泸州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推动全市水运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以规划引领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泸州市航务局统筹推进重要规划编制,用“高质量发展”锚定目标,用“新发展理念”引领航向,用“新发展格局”谋篇布局。

高质量推进《泸州港总体规划》修订,多方协调争取保留相应绿色发展空间,增加客运、绿色配套设施等港口岸线,核减长江货运岸线,从而优化岸线功能结构。组织专家深入研究港口总体规划调整适用情形和相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启动龙江港区规划调整,优化调整泸州港多用途集装箱码头功能。

泸州港现有通过能力仅2300万吨(含集装箱25.5万标箱),市航务局充分利用政策机遇,规划岸线支撑优化长江干线重点水运项目建设,适时开发未利用港口岸线。加快推进大脚石码头、码头铁路专用线及自贡到泸州港大件路建设,完善滚装、大件、液货等功能。2024年,泸州港纳溪港区石龙岩作业区一区工程将建成投用,力争2025年泸州港年通过能力突破2500万吨。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一批批项目饱蘸着民生浓情,闪耀着幸福光芒。市航务局敢于过险滩、闯难关,啃下“硬骨头”,以规划牵引破解项目建设制约瓶颈,推动水运事业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以智慧科技破解港口企业发展瓶颈

泸州港是全国36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四川第一大港。然而在数字化大变革时代,港口经济已经逐步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港口之间的竞争也从单纯的区位、规模竞争逐步转向以数字化为支撑的物流链、价值链、生态链方面的竞争,港口企业面对的是如何高质量转型、如何加快转型的问题。

2021年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17.21万标箱,占集装箱设计能力25.5万标箱的70%左右,预计“十四五”期间将达到饱和。为实现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2022年,通过深化与省港投集团的合作,着眼长远,在基础设施、多用途码头、技改提升、智慧港口建设等项目上谋篇布局。同时,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增加后方港区供地储备,极大提升多用途码头综合作业能力。

今年,市航务局将全力推进泸州港多用途码头二期续建工程,新扩建3万㎡堆场,恢复港口危险货物堆存资质,完善散改集作业功能,实施智慧港口建设,最大限度挖掘集装箱作业潜能,新增散货作业能力180万吨。力争2035年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到50万标箱。

以绿色转型统筹五大港区协同发展

数字为改革赋能,绿色为发展奠基,港口的绿色转型早已开始。从2020年开始,市航务局持续推动泸州港现有码头改造提升,先后指导完成密溪沟一期、榕山民用码头、泰安玉龙码头装卸作业工艺技改和安达码头、财湾码头堆场设施技改,提升作业能力240万吨。2023年,重点推动神仙桥码头改建、安达二期码头建设及旦沟码头技改,推动金鸡渡码头退出货运功能,建设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多元盘活青利、香炉石等闲置码头,整体提升码头通过能力,满足全市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需要。

在重大项目绿色建设方面,加快建设船用lng码头和化学品洗舱站码头,在满足国家要求的船用天然气加注和船舶化学品洗舱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推动打造为公共危化品码头、为全市页岩气等化工产业发展提供公共运输服务。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市航务局积极推进“绿水绿航绿色发展”五年行动。2022年,建造全省首艘lng柴油双燃料散货船“吉祥2022”,标志着四川省的大型货运船舶步入了环保节能时代。同时推进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推广应用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与信息服务系统,港口码头及船舶做到全覆盖,进一步标本兼治,提升本质环保度,推进港口可持续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全年工作看开局,泸州市航务管理局将秉承在机遇面前“迎风起舞”,在挑战面前“见招拆招”的干事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水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泸州市创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贡献坚实力量。

    编辑推荐
    视觉焦点
    排行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