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周梦颖/文 图 龙欣雨 李思粤/视频
近日,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红山村水稻田里,稻谷脱粒机轰隆隆作响,一旁挽着裤腿的村民,拿着镰刀麻利地将稻穗割下,放进一旁的水盆中,再运往田坎边的脱粒机旁进行脱粒。
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进入十月后,川南新一季的再生稻也已经成熟。接连几日,泸州多地进入再生稻收割期。
走进稻田间,可以看到沉甸甸的稻穗被“压弯了腰”,微风拂过,稻穗随风轻舞。
“正好趁着天没下雨赶紧多收些水稻。”红山村村民杨世贵一边手里往机器里运送着稻谷,一边说着。
随着脱粒机运作,一株株稻穗变成了一粒一粒,四周还弥漫着稻秆的清香。
再生稻是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可以实现一种两收,是提升粮食产量的重要栽培模式。
“这段时间都有客户来预订大米,这两天要把纳溪客户预订的5000斤大米收割加工出来。”泸州市江阳区粱山上家庭农场负责人雷益富介绍,当前共种植有160余亩水稻,今年中稻 再生稻每亩产量大概在1600斤左右,相较去年每亩多200多斤。
为支持家乡经济建设,带动当地村民和周边农业增产、实现农户增收,雷益富于2014年在江阳区况场街道红山村的粱山上创建了家庭农场,承包了周边田地,主要业务是种植和销售曹湾大米。
近段时间,是再生稻收割期,该农场主要采取人工 机械化收割的方式进行收割。“有些田块不适合机械化收割的我们采取人工收割,但70%以上都采取机械收割再生稻。”雷益富说,机械化收割不仅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减少损失,确保颗粒归仓。
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泸州晚秋光热资源丰富,是全省最大再生稻产区,有大春损失晚秋补的传统和丰富经验。今年,泸州再生稻市级示范区平均亩产489.9公斤,最高田块517.4公斤,再创全省新高,带动全市再生稻生产实现蓄留面积150万亩,比上年增加19万亩,有收面积130万亩,比上年增加18.3万亩,总产20万吨,比上年增加8.2万吨,增加69%,有力地支撑了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为确保全市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明年小春生产工作顺利开展,泸州市召开了晚秋生产暨小春生产工作推进会。
据了解,晚秋生产是泸州市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全年粮食产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据农情调度数据,今年全市晚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预计达到220.51万亩、较去年增长9.2%,加之当前气候条件适宜,降水充沛,为晚秋丰产奠定了“天时”和“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