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张其 文/图
7月,暑期开始,各地民航人又迎来了忙碌的暑运。面对烈日和暑运的双重“大考”,他们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用汗水和责任为航班的正常运行和旅客的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7月18日,室外温度超过35℃,地面温度超过60℃。在泸州云龙机场停机坪上,机务维修队副队长,飞机放行工程师黄钜柯在航班落地前5分钟就已到达停机位,一边走一边检查是否有外来物,来回走了两圈后,黄钜柯已经满头大汗。
不一会儿,飞机安全落地,黄钜柯站在指定区域上,手拿着指挥棒指挥飞机到停机线上后,立即小跑上前去放置轮挡,随后戴上耳机通知机组刹车,再做出手势告知廊桥工作人员可以靠接廊桥准备让乘客下机。
来不及休息片刻,黄钜柯又手持工作单卡开始进行绕机检查,“这里主要是按照手册对航空器飞控系统、发动机系统、空调系统、起落架系统开展检查,每一步必须仔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黄钜柯认真地说到。
跟随黄钜柯绕机检查,一下就感觉到了身处“热浪”的滋味,停机坪是光秃秃的水泥地,周围没有任何遮盖物,加上刚落地的飞机发出的阵阵热气,温度直线升高,仿佛置身“火炉”之中,在绕机检查几个部位,例如空调排气口、飞机尾喷口处,手如果在这些地方待上一会儿就会有明显的痛觉。
“这些最热的部位都是检查的重点,必须要完全符合标准才行。”黄钜柯解释完,又反复检查着这些重点区域,反复确认无误后才离开。大约过了30分钟,属于“机务人”的接机任务完成,此时黄钜柯已经汗流浃背。
依旧没有任何休息时间,黄钜柯又奔赴前往另一停机位送飞机出港。黄钜柯说,“暑运期间,上午11点是机场进出港的午高峰时期,相对忙碌,忙过这一阵,就会有一些间歇性的休息时间。”
而这只是工作的日常之一。据黄钜柯介绍,在这个岗位上,每一次航前直接准备阶段需完成各项工具设备及资料的细致检查工作,为当日保障做好充分准备;在生产保障阶段,也要严格按照手册和适航资料开展航空器航前、短停、航后检查、维修维护及适航放行工作,包括按照维修工卡开展检查,按照手册对航空器飞控系统等开展维修维护、操作测试以及排故等工作,坚决不让航空器带问题上天。
“高温酷暑下,最大的挑战就是体力消耗大,工作环境危险性大。特别是为极力达到航班正常保障,工作期间心里压力大,过站抢修期间会有时间的紧迫感和巨大压力。”尽管如此,但黄钜柯认为,酷暑下咬牙坚持的“机务人员”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用辛勤的付出和默默地坚守,只为保证机场航班正常运转。
面对高温酷暑的“烤”验,泸州云龙机场也在积极出“凉”策。据泸州机场集团机务工程部经理梁学健介绍,为防止中暑,机场提前为员工发放防暑降温相关食物以及预备的药品;部门进行了科学合理排班,尽量减少员工在停机坪上的连续工作时间;发放帽子、墨镜等物品避免工作时晒伤;还制定人员健康状况监测制度,当自己感觉有中暑的症状时,必须及时报告以便更换人员,防止中暑。